神奇的九马画山
“九匹七骑分不易,状元榜眼中之难”,这说的是位于广西桂林漓江边上的九马画山,在这里会遇到难题,即使是状元、榜眼这么聪明的人都会觉得很难!
在去看九马画山的前一天,我便开始胡思乱想,“九马画山是什么样的呢?是一座山像九匹马,还是九匹马组成一座山?”这真是让人好奇啊!
当我来到九马画山景点,我看到的是江对岸的水边上的一座山,这座山是一面巨大的石壁,石壁上长着斑斑驳驳的灌木丛。青山绿水,风景挺美,但马在哪儿呢?
正当我盯着石壁,一片茫然,我似乎看到了一个马头的形状———一撮灌木丛像是马的眼睛,一条石缝巧妙地勾画出了马脖子。
顿时,我醒悟过来,原来九马画山就是由植被和石头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九匹马的图形啊!
接下来,我便开启了天眼模式来找马……
很快,第二匹马被我找到了,一坨青苔是它的脚蹄子,一些凸起的石块形成了马的身体。这可真奇妙啊!
紧接着,我又找到了一匹马,一条石缝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匹马跪着的样子。这匹马在石壁偏下方,离江面很近,像是在探头喝水!
这九马画山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
之后,我试图找出更多的马来。可是看来看去,眼前的灌木丛和石头,有的像牛,有的像羊,还有的像恐龙,就是再也找不到马了……
确实如古人所说,找出九匹马还真是很难呢!另外,这有可能是我还不够聪明吧!没事,我相信等我上大学的时候再来,一定能把九匹马都找出来!
这篇作文的优点是主要内容写清楚了,揭秘了九马画山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观,记录了自己找到三匹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时而放空,在石壁上会看到恐龙,这很真实。
情绪很活泼,比如“开启天眼模式”、“牛啊羊啊”。
“接下来”、“很快”、“紧接着”,交代得比较清楚。
另外还记得不同的段落里,分别用被动句和主动句式;“鬼斧神工”成语也用得很好;还有会分自然段了。
不足之处有以下:
1、量词没有调动起来,原文中就是简单地用“一个、一条”,不主动调用词语的结果就是,放松至忘记做口语转书面用语的翻译,比如文中出现“一个马”这样的写法。
2、原文缺一个远景,一上来就“盯着看”,以前掌握的方法会忘记。
3、对马的形态描述远远不够,用感叹句糊弄。复习一下《赵州桥》对栏板上龙的形态的描写!还有《清明上河图》、《火烧云》,是怎么写的!
4、文章的整体感,第一段跟最后一段,都是表达找马之难嘛,很容易就可以做一个前后的呼应,这方面意识要加强啊!
跟整体感相关的,原文最后一段,想表达的意思很有趣,很遗憾由于思绪跳脱,角度变化太大,显得很突兀,如果搭一句过渡,比如“我眼睛都花了,竟然在石壁上看到了......”,这样也能好一些。
作者:我爱梅西,四年级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ebsdublin.com/ziran/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