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不“老”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的家乡——江西省九江市的凌家山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但是如老树仍焕发新机似的,几年光景,这“老”家还真发生着不少新变化呢,快随我来看看吧!
修建水泥路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多少人对老家的回忆里都会有那么一条乡间的小路,这条小路联结了过去和现在。
在我的记忆中,也有这样一条小路,不过这条通往家的小路却并不令人喜欢,它窄小而悠长,路面不平,有许多沟沟坎坎。小时候在老家,因为家里没人照看我,所以我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们走在这条小路上去干活,爷爷奶奶挑着箩筐或扛着锄头走在前头,我拖沓地踢着石子走在后头。往往走到田梗上,我的脚底已经被不平的路面硌疼了。最讨厌的是下雨天,这条路变得泥泞不堪,一脚踏上去立刻会被陷进泥里,拔出来以后还会被附赠一裤腿的泥点子,真讨厌!
但就在前年,这条泥路被一层层铺上了石子,浇上了水泥,成了一条人人喜爱的水泥路!它宽阔平坦,铺设在每户人家的屋后,宛如穿梭在乡村里的一条灰色绸带,不仅变好看了,而且给老家的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路的两旁也安装了路灯,到了晚上,路灯照亮着,爷爷奶奶们也喜欢出来散散步、听听戏……
我开始喜欢这条家乡的小路了,喜欢走在上头哼哼歌——“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住上“小别墅”
以前,爸爸家的老房子是破旧的瓦房,墙壁也有好几个大洞,楼梯和楼板都是木头的,扶手和栏杆都没有,既破旧又不安全。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一到晚上熄灯睡觉的时候,老鼠兄弟们就出来串门了,有的在楼板上奔跑,有的吱喳吱喳聊天,有的咬木板,吓得我都不敢一个人睡觉。
现在就不一样了,家里建了一栋三层砖房,外墙刷上黄色的油漆,就像穿上一件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里面宽敞又明亮,地面铺上晶莹碧透的地砖,就如一面大镜子,房间也都安装了空调、电脑、太阳能热水器,楼梯和阳台都装了栏杆……就像一栋小别墅。每次一说起这房子,爷爷就会拉着人兴奋地侃侃而谈:“现在政府太棒了!我们建房也给了补贴,要不我们现在还住在旧房里呢……”
在“新学校”学习
每次爸爸赞叹如今教育环境优越的同时,总是要感叹他上学时的情景:“那时学校设施很简陋:每间教室都很小,但得挤着几十个人。一个老旧的讲台、一块脱了漆的黑板、几支白粉笔、歪歪斜斜的桌椅、一大群孩子们,就是老师上课时所看到的全部了。”
就在今年,爸爸带我重回了他的小学,看着眼前高大的教学楼,我疑惑地问爸爸:“这学校怎么变样啦?”的确,大气雅正的校门,红蓝相间的塑胶跑道,整齐排列的教学楼,都在诉说着巨大的变化。我们边走边看,来到了一间教室。那是一间干净明亮的大教室,和爸爸口中的教室迥然不同。只见两块黑板中间嵌入了一台一体机电脑,可以投屏显示,可以触屏操作;桌椅坚固且轻,不复以前木质桌椅的笨重和嘎吱作响;教室后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鲜艳夺目,我想,坐在这样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同学们,心里也是明亮且幸福的吧。
这几年,这个落后的小乡村也在摩拳擦掌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趋势中,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爸爸说这得感谢国家,感谢政府给的优惠政策,没有我们富强的国家,这所乡村学校无法摆脱以前的窘困。
我爱我的家乡,在这“全面小康”的新历史坐标上,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它也在快速发展,越变越美丽,如被打磨的明珠,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真是“老家不‘老’,日新月异”!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ebsdublin.com/jiaxiang/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