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风景
九月扑面而来,我似乎还沉浸在夏天的氛围之中。直到天气不再炎热,别人家的石榴成熟……过了好久,我才意识到:秋天来了。
九月扑面而来,我似乎还沉浸在夏天的氛围之中。直到天气不再炎热,别人家的石榴成熟……过了好久,我才意识到:秋天来了。
如果非说秋天是金黄的季节,那也不必如此固执,毕竟初秋只是夏末扔掉炎热后变幻的,还没有换上金黄的衣装。
秋是大自然钟爱的孩子,每一片树叶都等着大地母亲为它们编织或火红或金黄的新外衣。然而工作量太大,还没来得及将外衣发下,这时我们看到的叶子大多是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鸟儿似乎还舍不得这北方的美丽的风景,迟迟不肯迁往南方温暖的地方。
那雨如秋一般温柔,小小的,细细的,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雨滴轻轻滴在手上、肩膀上、脑袋上。带了伞的话,就可以听见雨打在伞上劈劈啪啪的声音与四周淅淅沥沥的雨声交汇在一起。细听鸟儿啾啾的声音,树叶沙沙的低语声,时不时,一声低沉的雷也加入到这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狂欢节中。
小时候常常说:“云彩好像一团团棉花糖,好想咬一口!”现在,云彩就是飞在天上的棉花糖,一团一团,看起来软绵绵的。偶尔还会出现红色、金色、粉色的棉花糖,都是加入了一种叫做“阳光”的原料,这样的棉花糖吃起来也是阳光味的。
秋用它那迷人的美丽滋润我们的心,净化心灵。秋用天上降下的甘露为夏天燥热的心降温,它善良,它是多么慷慨的一位使者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啊,有这么美丽的景色陪衬,还有什么可以寂寥的呢?(文/孙逸真)
那一抹风景
那一抹风景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就在不知不觉中,秋已经悄悄地来到了这片大地上。在凉爽有风、无云稍阴的今天我就要去看看秋天的那一抹风景。
小区后面有棵月季,花期快结束的它却还在强撑着。枝头竟然仅仅只有一朵了!
萧瑟的风大了起来,秋天已经完全来了,它坚强地挺立着,浅浅的粉色完完全全地把它的韧劲盖了个干净,让人丝毫看不出它的强撑。不过,秋天的力量是让人畏惧的,它的边边角角还是被染上了枯色。枯黄的边角一捻就碎,透着无奈和悲哀。一片一片的花瓣好像在诉说着自己的不想离开,加上萧瑟的秋风,月季被染上了凄凉之色,它唯一证明自己曾经辉煌过的证据就是它的味道。只是它的味道是不易察觉的,不靠近是无法闻到的。月季的味道清香袅袅,和它开得轰轰烈烈时的气味一模一样。闭上眼,深吸一口,好像回到了春天,轻轻拂过它,会有柔软的触感,但被秋天打败的部分,却是蔫的。
看完月季,我明白,我也要像月季一样,迎着挫折,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初秋月季的那一抹风景是凄凉又坚强的美。
这时,天渐渐晴了,也出现了几朵云。去看看牵牛花吧,牵牛花就截然不同了,它将是称霸秋天的花。喇叭状的花朵,好像在说着:“月季,你不行,我最厉害!”娇艳欲滴的玫红色,丝毫没有被秋天攻击的痕迹,也许这就是它炫耀的资本。花蕊的细丝随风舞动着,白色的、黄色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画。荷叶边的它,包裹着花蕊,不让它们舞动得幅度太大而飞落下去。花下的叶子是锯齿边,还是深邃的绿,有小有大,大的叶片像涂满了绿色的团扇,小的叶片像少女纤细的手指,灵活地舞动着。
初秋牵牛花的那一抹风景,是艳丽又灵活的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看到月季的那一抹风景时,秋天确实是“悲寂寥”的。而看到牵牛花的那一抹风景后,秋天却又是“胜春朝”的了。
秋天的那一抹风景,无论是什么,永远都是美的。(文/杨学思)
那一抹风景
那一抹风景
天空,是蓝色的,有时还有些白色和彩色。
清晨,天空只是一片单纯的蓝,时不时有麻雀在天上飞来飞去。
到了上午,天空的颜色仿佛又深了一层,这时,天上渐渐的出现了一点白色,就像几朵移动的棉花糖。
中午又不一样了,红红的太阳像火球一样,高高的挂在天空,把大地烤的滚烫。每当云彩遮住太阳时,人们才有一丝喘气的机会。一等太阳超过云,天空就又失去了蔚蓝的色彩,好像一片火光,一幢幢高楼大厦上的玻璃墙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好不容易找到一片阴凉处,身上的余汗却迟迟不落。
到了下午,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泥土湿的一漉一漉,那些得到滋润的小草冒出了青青的小芽,人们闻到了一股清新,令人舒适的空气。秋雨像极了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雨停了,残留的雨滴落在车棚“滴答滴”,“滴答滴”好似一首美妙的歌曲。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看!天空变成了彩色,一道彩虹出现在乌云与太阳之中。
傍晚时,天空又变成了红色,火烧云上来了,大地被夕阳的余辉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一半天一半红,似乎是哪个淘气的云宝宝不小心打翻了天上的调色盘,把天空渲染成如此多彩。云渐渐由红加淡变为黄,淡黄色的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那样有立体感。而深蓝的那一半,犹如平静的大海荡漾着微微的涟漪。
天空啊,你把美丽和纯洁带给人间,而你自己却被乌烟瘴气污染。但是这并不妨碍你成为人们眼中的天使,成为我长存在心底的一抹最美丽的风景。(文/姚凯丰)
那一抹风景
那一抹风景
我很爱看风景,休闲时,无聊时,忧伤时,喜悦时,愤怒时,我就会跟窗外的那一抹风景说几句话,诉说我的心事。
那一抹风景似乎一成不变,相对的一栋楼,远处的更高,再远处就看得到西山了,而最有味道的是西山上那几片云,那才是我心中的那一抹风景。
闲暇时远望,它似乎向我眨了眨眼睛,有时我细细观察它,它没有什么形状,只是漫无边际,但又层层叠叠,从中间乳白向外渐渐变淡,直到融于蓝天。不管什么样的天,它似乎从未缺席,很爱“凑热闹”,又很“随性”,从不整齐列队,哪儿都有它调皮的身影。之所以说它们调皮是因为它们喜欢掩住一些风景,好像是怕那些风景抢了自己的风头。
有时它们似在跳圆舞曲,时而交织,时而分开,又变换一个动作,在舞池里旋转,只不过它们变化莫测,动作也很慢,一天也不一定跳完一曲。不过我仍然很愿意观赏,这场舞曲不必看到终焉,随心所欲,想看到哪就看到哪。你的那一抹风景永远在等着你。
我之所以把云称之为“它”,是因为我不知道叫它什么好。如果叫“他”,那云的轻渺如纱,淡雅与柔情是女孩才有的,那就叫“她”?但是低沉的乌云,狂风骤雨,那份果敢、刚烈又不像一个女孩。只能是“它”了,没有一定的性格,很自由,随心,跟云很像,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称谓。
有时一抬眸看见蓝天白云,让我想到永远在我心底的那一抹风景。天跟这里是同一个天,与天相望的却是海,天上的云印在海面上,很淡,几乎看不清。但今天,天上那片好似海豚的云似乎在哪见过。或许是七年前吧,沙滩上的小女孩举起手机对着海天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云跟这个很像吧。但我离开我故乡的海和云已经五年多了。
这朵印在我心底的云海相依算不算我小小的乡愁呢?比起一些人大半辈子背井离乡,五年,像个笑话,就像云一样轻飘。但这云,在我心里不一样。我并不多愁善感,但那一抹风景不一样。一些伤感如同雨一样,至多几天便又晴了。云虽然淡淡地缀在天上,不着痕迹,但它永远都在,也有时会变成雨落下来。这云在我心底从未淡过。五年对现在的我来说也算半辈子吧。我也希望这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在这之前我想我快淡忘了,但这永远不散的云在今天又化成了雨,再次落在心间。外面的天似乎比阴雨连绵时还要灰蒙。
再抬头,那片云已经不见了,有种“百川东到海”的感觉,不“复西归”了。哗的,似有什么东西散了似的,我豁然开朗。外面那一抹风景上又多了一道青色的底边,是西山!
我知道是什么散去了!是掩住我内心的“云”,不过,是阴云,那俏皮的云依然留下了,我心中最大的愁云变成最美好的回忆。以前因为阴云掩盖我已许久没有触碰过那尘封的回忆了。
确实,有时只有拨开迷雾才能看向未来,你会有新的发现,发现你的那一抹风景。
我想我应该已经忘掉该忘记的了,看到眼前的那一抹风景——云。
(文/杨乐一)
那一抹风景
那一抹风景
四季都有不同的性格,当然也有不同的风景。
不经意间,秋天又到了。世界像得到了支黄色蜡笔的孩子,快乐的为他的衣服装点着颜色,绘出一幅看似杂乱,却有另一种美感的季节。
如果说给秋装点的是位孩子,那么天上的太阳就是位暮年的老人了,在经历了夏天最辉煌的日子后,它衰弱了。它燃烧着自己生命的光芒,去直面冬天的到来,但往往越是这样,却又有不平凡的风景。
前几天下午时分,它似乎预示到了自己的衰弱,也许是听了地上人们的只言片语,内心的骄傲和不服输的精神,让它在日落时分,绽放了自己。是啊太阳是不服输的,在最后时分,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展示最耀眼的自己,给人们留下无穷的回味与思念。阳光由黄变金,由金变红由红变成了紫红色。它缓慢下坠,好像自己也对自己深感满意,也想在空中多停留一会似的。天上飘来几朵白云,好像是被谁不经意间画上去的,它们也被这美景吸引了。谁都不愿飘走,为天空添了几分油画的韵味。
地上人们也都出来了,拍两张照片,发个朋友圈,都是对美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往日川流不息的汽车,低头赶路的人们,这时候也都慢了下来。阳光像位老友关怀着地上的人们,抚平了心头那快节奏生活的急躁。如果说天空像副油画,那地面上就像一幅抽象画。平日里钢铁森林般的城市,这时也柔软的不真实。
建筑、人、飞鸟、一些其它的小动物它们的影子都被拉的很长很长,密密的斜织着盘根错节在一起。使我脑海中突然涌出一幅画面,每个城市都是一颗经过基因改造的大树,人类和动物和谐的生活在一起.....这抹风景和这副画面都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不能忘怀......
(文/张墨涵)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ebsdublin.com/xiejing/261.html